2009年5月24日

【回響與剪影】「小地方、大視界」98年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計畫上課日誌.10



上課時間:5/23 08:00-12:00
授課講師:黃東榕
課程主題:新聞攝影、採訪實作
記錄人:Peggy

摘要:
1. 老師將課程內容分為新聞攝影、採訪技巧、實務分享、採訪實作、作品交流五大部分進行。

2. 在新聞攝影的部分引導學員思考新聞攝影的重點在於拍攝者不干涉事件發生的過程與結果,該事件在拍攝者的紀錄後,能引起關注,這就是成功的新聞攝影。

3. 舉新聞攝影過去廣泛運用於激勵士氣以及反戰宣傳上的目的來說明圖片所帶動的議題討論,與引發閱聽人的情感連結、召喚認同或改變力量的可能性。

4. 從引導學員了解自己的相機開始,傳授與相機相關的硬知識,接下來再帶入構圖、採光、身體姿勢等軟知識,讓學員熟知如何拍出一幅好照片的基本技巧。

5. 以圖表分析的方式說明採訪前、採訪中、採訪後應注意的事項,並舉自身在門諾醫院服務時所拍攝的作品為例,讓學員了解相關軟知識的運用法則。

6. 依課前peggy提供的學員期望調查內容,讓學員依抽到的主題分組後離開教室到鄰近區域取景〈如社會觀察、有機農業、蘇花高議題等〉,並要求學員在外拍後的分享中看圖說故事,以口述或300字以內的文章進行初步的分析與報導。

2009年5月16日

【回響與剪影】「小地方、大視界」98年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計畫上課日誌.09


上課時間:5/15 18:30-21:30
授課講師:蔡建福、勝凱
課程主題:農村再生?花蓮發聲!
-鄉村的保存與鄉村的本質、農村再生條例的簡介與討論
記錄人:Peggy

摘要:
1. 老師運用大量的照片,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引導學員進入富里鄉豐南社區讓居民記帳的雜貨店、鳳林無人顧店的麻花小舖、德國生態農業推廣的綠籃子、循環利用水資源的蘆葦化糞池、為農民服務的鳳林鐵牛店等例子說明鄉村人與自然環境、生物共生共存的基本特質,引導學員思考鄉村的本質與鄉村保存的重要性何在,強調鄉村保存的重要哲學觀點在於我存與他存、在己與在物的兩大原則。

2. 凱勝接著以圖表、條例分析等方式分享農村再生條例的基本目的及引發的相關問題,擔心現有條例的內容恐造成圖利大地主?財團?農地釋出?土地大量開發後引發地價上漲等對農村〈民〉的負面衝擊。

3. 從凱勝所提出農業〈村〉的實際問題在於農業人口老化,收入低而不穩定,土地零碎,緊鄰工業污染源;農村裡的失業問題,中空化、隔代教養、老化,或者因外籍配偶所產生的兒童教育、文化適應與社會價值…,開啟老師與學員間的對話,共同討論現有農村再生條例內文引發的疑慮,及農村實際問題何在?

4. 有學員提出重要的方針應該是在於農村人才的培育、創造老農生命智慧延續的可能性。

2009年5月9日

【回響與剪影】「小地方、大視界」98年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計畫上課日誌.08


上課時間:5/8 18:30-21:30
授課講師:吳明季、Kacaw
課程主題:社區報Q&A
記錄人:Peggy

摘要:
1. 兩位老師在課程一開始時先一個個的認識學員及其背景,確認其對社區報的初步理解何在。

2. 將在2008年出刊的第二期奇美部落報發給學員,說明在創辦部落報前的內部思考與討論,尤其提出部落老人其實仍保存原有的阿美族文化口傳生活方式,多數並不識字,就算是年輕人也缺乏網路使用或對文字閱讀興趣缺缺的現況,那麼究竟創立社區報的目的何在?是要宣傳部落、增加募款來源?還是其他?

3. 在學員與老師的對話討論中,老師表示後來是因為考量大多數的部落青年都外移到大都市中工作謀生,而文化的傳承,世代的接續是很重要的工作,所以部落報的文章多半是以向部落青年邀稿或者是由編輯者訪談部落耆老、重要人士為主,並透過此交流互動的過程增進部落內外族人的互動溝通,強化對部落的認同。

4. 兩位老師在與學員的討論中表示其實並不鼓勵每個從事社區營造的工作者都要編寫社區報,畢竟每個社區的組成背景、閱讀習慣不同,應該要依實際狀況進行評估後再施行,倘若真的要做也不要擔心排版的問題,因為其實她們的部落報是用Word軟體進行編輯與排版,並沒有太多華麗的美編技巧,請學員不用擔心。

5. Kacaw更在課堂中播放他多年來參與部落文化祭儀過程中所做的影像紀錄,尤其是阿美族年齡階層、捕魚祭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在影片播放完的綜合討論過程中,有女性學員提出為什麼阿美族雖然是母系社會,為什麼在很多的場合仍是以男性為政治領導?或者嚴格限定在捕魚祭期間不能讓女性靠近漁場範圍?

6. 兩位老師以實際的影像紀錄來說明,因為過去不同部落之間的爭戰頻繁,需要打仗的狀況之下,女性因為背負教養子女、延續族群血脈不能上戰場的緣故,所以才會依年齡階層發展出以男性為主的戰備組織,政治決策權上也因此發展出公共事務決策以男性為主的狀態,至於不讓女性接近漁場,有很大的原因在於捕魚祭其實也是某種戰備訓練的形式,且舉辦期間以夏季為主,受天氣炎熱影響,男性多衣不蔽體,方發展出女性不得接近漁場的禁忌。

2009年5月6日

基金會簡介

為一長期關注地方文化、教育、社會,並支持《東海岸評論》雜誌營運之民間公益組織。東海岸評論雜誌社十八年來獲綜合類雜誌金鼎獎、人文類優良雜誌金鼎獎、入圍金鼎獎三次、推薦獎一次。

●2000年成立至今,永續贊助東海岸評論雜誌,每年贈送雜誌予各級圖書館。
●2003年主辦「城市散步--空間規劃」系列講座。
●2006年主辦松園經營管理研討會。
●2006年藝術品展覽義賣會;與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聯合主辦2006、2007年洄瀾國際藝術創作營。
●2006年協辦郭子究音樂文化館藝術駐村計畫「洄‧生」創作展。
●2007年協辦花蓮文化奉獻獎。
●2008至2009年擔任「97年度花蓮創意文化園區委託經營管理案」營運單位。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Eastcoast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Add:970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3樓
3F., No.210-2, Linsen Rd., Hualien City, Hualien County 970, Taiwan (R.O.C.)
Tel:03-8334545
Fax:03-8334098
Email:space.east@gmail.com

2009年5月3日

【回響與剪影】「小地方、大視界」98年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計畫上課日誌.07


上課時間:5/2 10:00-12:00
授課講師:胡慕情
課程主題:公民記者二三事
記錄人:Peggy

摘要:
1. 老師在課程一開始即強調Web2.0時代,人人都可以寫新聞,掌握媒體近用權、自己幹媒體的公民新聞寫作理念。

2. 舉GOV對豬流感的報導為例,說明倘若要採取摘録式報導,需具備對時事敏感、語文能力佳、能接受、消化不同觀點的書寫特性。

3. 以部落客在個人網站廢業夫妻成長日記中關於農村再生條例「做人不要太水保局」一文為例,說明評論式報導看似抒發己見,但行文包含各種觀點蒐集與邏輯推演、寫作形式可收可放、善用網路功能的特性。

4. 並提醒學員需依文字報導內容搭配相對應的照片,以促使閱聽人的對報導內容產生情感連結、增加與觀眾互動的可能性。

5. 最後不忘重申公民記者應有的寫作道德:需在第一時間對新聞事件、文章、或評論做出回應,迅速地行動以爭奪文本意義的詮釋地位,同時對新聞內容及其作者(記者)提出真實性及誠信的質疑,秉持完整、正確、公平、透明的原則發布新聞報導。

2009年5月1日

【回響與剪影】「小地方、大視界」98年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計畫上課日誌.06


上課時間:5/1 18:30-20:30
授課講師:胡慕情
課程主題:我寫故我在
記錄人:Peggy

摘要:
1. 老師舉台大生嘲諷校方奉百大為神明的新聞為例,分析新聞寫作5W1H的核心技巧,再複習引發新聞性的要件在於須具備爭議性、即時性、重要性、影響力。

2. 以圖表分析公民記者與傳統記者的差異何在,強調新聞再現的主觀性,提醒學員在書寫時需反思自己的主觀性,不要把讀者當笨蛋。

3. 整理書寫之前須注意的綱要,提醒學員一篇報導只要呈現一個觀點的選擇性,避免一篇報導壓縮太多訊息,模糊報導焦點的情形。

4. 舉老師自己關於台鋼污染議題的系列報導為例,提醒學員在新聞書寫時要注意新聞的故事性,增加新聞報導導引、告知、說服、喚起社會關注與改變力量的意義。

5. 最後再課堂上模擬報社截稿前的需讓報導具時效性的書寫狀態,讓學員在限時之內分組討論、改寫學員關於北濱公園的報導。

6. 學員在截稿後有的能夠完整的寫出一篇改寫文章,有的組別則能列舉文章中的5W1H何在?如何讓報導更完整?還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切入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