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

最喜歡的一頁繪本」徵圖比賽頒獎典禮,得獎小畫家為繪本創作種下希望種子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規劃辦理之「向自然借光、在繪本相遇」繪本插畫原作展系列活動之「最喜歡的一頁繪本」徵圖比賽,528於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舉行頒獎典禮,50多位得獎者在家長陪同下開心地前來領取獎狀、獎品,並觀摩其他小畫家的得獎作品,將活動會場擠得水洩不通,所有參加徵圖比賽的作品,將在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展出至611,歡迎大家前往欣賞這群小畫家的精彩的創作。
主辦單位在活動期間收到了98位小朋友的畫作,他們在小小扉頁中用心地畫出最喜歡的繪本故事畫面,有的作品細心勾勒、用心上色,寫實重現繪本的畫面,也有的作品加入小朋友天馬行空的想像,寫意的手法增添畫面的趣味。這些作品讓評審們大為驚豔,也在評選會議中追加了多個獎項,除了依幼稚園及小學六個年級等七個組別,評選出各組前三名及佳作獎之外,所有參加徵圖比賽的小朋友,也將獲得參加獎小禮物乙份,以感謝大家的參與並鼓勵所有小畫家們繼續創作。未能親臨頒獎典禮的小畫家們也請於二週內洽凱風卡瑪兒童書店領取。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雅玲表示,為使評選過程公平公正公開,她邀集專業人士組成評審團,包括繪本創作者同時也是此次活動策展人鍾易真老師、插畫家蔡韶雯,東海岸文教基金會董事代表張若然、劉瓊如等,經過評審會議逐一審視參賽作品,評選出各組前三名及佳作等50個獎項,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店長陳培瑜也從中遴選特別獎3位。得獎者獲頒獎狀乙枚,前三名獲獎者並有水彩色鉛筆或粉彩筆等獎品,莎莉餐廳並贊助精緻西點蛋糕贈予各組第一名。
評審鍾易真老師表示,小朋友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從臨摹他人的畫作著手,對於觀察、描繪與上色等技巧,都是很好的訓練,在此過程中深入畫作的學習和思考,是很難得的學習經驗。這次參加徵圖的作品,以五年級的29件作品居各組之冠,五年級小畫家對作品的思考及純熟的技巧讓評審感到驚豔,反觀六年級的作品,僅評選出第一名及佳作2名,其他獎項得獎者從缺,也讓評審團相當感慨。鍾易真老師說,整體而言徵圖活動的參與情況相當踴躍,值得鼓勵,小朋友能夠從小訓練繪畫技法、培養美學觀念,讓想像力馳騁發揮,都是很難得的成長經驗,希望這些小畫家們能夠繼續創作。
「向自然借光、在繪本相遇」繪本插畫原作展系列活動歷時一個多月,期間還前進北濱國小、國風國中、四維高中、志學國小、明恥國小及溪口國小等校辦理繪本作家校園宅急便講座,活動將在本週末的「最喜歡的一頁繪本」徵圖比賽頒獎典禮,暫時劃下一個完美的休止符,為培育更多繪本創作者,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將開辦繪本達人研習工坊,期待將來有更多優質的繪本創作樂章。報名訊息詳洽http://space-east.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30.html


「最喜歡的一頁繪本」得獎名單
【幼稚園組】
第一名:張馨方(東華附小幼稚園)
第二名:相蘊倪
第三名:羅雁慈(慈濟幼稚園)
佳 作:邱繼暘(慈濟幼稚園)
林佑容(花醫附托)
溫心蕙
國小一年級組
第一名:楊成凱(志學國小)
第二名:吳沛恩(慈濟國小)
第三名:李昀沄(海星國小)
凱風卡瑪特別獎:
顏吟真(華大附小)
吳昱葶(志學國小)
周音佑(慈濟小學)
佳 作:徐子晰(志學國小)
楊依婕(志學國小)
國小二年級組
第一名:白日恩(華大附小)
第二名:張馥帆(華大附小)
第三名:高崇皓(海星小學)
佳 作:李 成(北昌國小)
楊妍晞(明義國小)
黃禹能(華大附小)
賴欣宜(華大附小)
葉美岑(慈濟小學)
國小三年級組
第一名:張 祺(明廉國小)
第二名:楊師語(明禮國小)
第三名:田婕妤(慈濟小學)
佳 作:黃珮玲
李享珈(北昌國小)
國小四年級組
第一名:陳俊源(華大附小)
第二名:翁子歡(明義國小)
第三名:何孟芸(北昌國小)
佳 作:陸曉莞(景美國小)
林紜禎(景美國小)
國小五年級組
第一名:吳 優(華大附小)
張庭語(華大附小)
第二名:張 瓴(明廉國小)
劉芝閔(志學國小)
第三名:陳亞怡(慈大實小)
張姿婷(志學國小)
佳 作:冉雨婷(志學國小)
林佩君(志學國小)
周財董(志學國小)
謝佳玲(志學國小)
吳茂郡(志學國小)
楊佳昕(志學國小)
廖惟中(太昌國小)
李心聿(海星國小)
黃忻嵐(志學國小)
國小六年級組
第一名:白日新(華大附小)
第二、三名從缺
佳 作:黃俊翔(志學國小)
陳世誠(志學國小)

2011年5月3日

紀錄片講座06:《38歲開始的人生》


520(五)pm7:30-9:30
與談人:lupy(導演,台灣庭權益促進成員)
                柃杉(拉媽,片中主角)
地點:乙皮畫廊(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近博愛街)
預約:8334545 or  space.east@gmail.com (預約者請於當日活動時間十分鐘前進場)


台灣庭權益促進的前身女志媽媽聯盟msn社群裡,有一群勇敢且熱情的拉媽,各自面臨生命中重要的轉變,利用人工生殖生小孩、考慮是否與先生離婚等,在沒有腳本的同志家庭中互相支持與鼓勵。


本片以紀錄拉媽柃杉為主,從原先的庭主婦、照顧三個小孩,到離婚後上大夜班努力賺錢,她主動參與同家會志遊行,希望追求性愛情與成立庭,並且把自己準備好,才能夠堅強與美麗,未來作小孩精神方面的支援。


台灣庭權益促進會 簡介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簡稱同家會)2006年創拉媽報-首個紀錄台灣同志家庭故事的電子報,2010年與女書店合作出書《當我們同在一家--給想生小孩的女同志》,為爭取同志家庭權益努力。


2011年5月2日

公民新聞講座02:當我們同在一家─台灣同志家庭現況與家庭權益介紹

522(日)pm1:30-3:30
講師:lupy  (台灣庭權益促進會成員)
內容:1.台灣同志家庭介紹
          2.同家會簡介
          3.同志家庭權益
          4.同志婚姻法及伴侶法

地點:乙皮畫廊(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近博愛街)
洽詢方式:8334545 or  space.east@gmail.com (免預約,自由入場)


為了爭取同志的生育權、親權、婚姻權和伴侶權,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簡稱同家會)於今年416舉辦成立大會。前身是女同志媽媽聯盟的同家會,經歷了七年的醞釀後,期望藉由正式立案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同家會希望提高同志家庭的能見度,讓政府正視同志家庭的存在與正面價值,並給予相對應的人工生殖法案、生育政策、成家政策等支持。

談到為什麼發展了七年之後,同家會決定要立案,立案籌備委員之一的Lupy回顧歷史表示:「從2004年的邊緣同志口述歷史工作小組和女同志媽媽聯盟MSN群組開始,到2006年發行拉媽報,有越來越多的同志家庭感受到爭取權益的重要,需要一個正式組織,用團體名義發生,以爭取家庭權益,甚至推動立法。而且,過去依賴義工組織來進行工作,有時囿於個人職涯規劃而變動,有了正式組織之後,經由補助或募款,工作可以由支薪員工擔任,可以有比較好的延續性。」

志工Louiz則指出:「許多曾經步入異性戀婚姻、生兒育女的熟年女性,後來步入與同性伴侶相偕的生活,他們可能不知道自己原來有著女同志媽媽這樣的身分,同家會的立案讓這些曾經無所依歸、身份認同迷惑的主體找到方向。」同為同家會志工的Fran提出「同志家庭與異性戀家庭相容共存的可能性」,她認為同性戀家庭的存在不但不會影響異性戀家庭權益,更因為同志伴侶對生養小孩有更多思考與準備,因而充實社會更完整的家庭價值。


此外,就在正式立案前,同家會從一個拉子媽媽的組織逐漸轉變,包含更多元的同志家庭,尤其是男同志與其他性少數成員的加入,使同志家庭的想像更加豐富。男同志志工王鐘銘特別點出這個轉變:「相較於拉媽報為女同志媽媽紀錄,男同志在建立家庭、生養小孩方面的嘗試在過去是比較被忽略的,也都被視為個人私生活。現在同家會裡的男同志越來越多,讓男同志也開始把家庭、親子等事情視為公共議題來參與。」

同家會在一群拉媽、gay爸、年輕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成立,期望建立新時代的家庭價值,標誌出台灣同志運動裡一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

※本新聞引自彩報2011.04.16《爭取同志建立家庭的權益,同家會正式成立》。
※延伸閱讀    即將閃耀的彩虹─Rainbow Kids的啟蒙與實踐
                        美研究指大部分青少年未向醫師透露自身性傾向
                        民調顯示歐洲各國對同性婚姻意見分歧
                        跨性別女子控訴就業歧視
                        美研究指出紐約數千同性戀青少年無家可歸
※相關連結: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拉媽報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