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

花蓮社區劇場的《陰道獨白》

文/薛西
圖說:勵馨基金會《陰道獨白》DM圖檔

四月某夜,花蓮創意文化園區傳出陣陣呻吟,不知情經過的人可能失聲而笑,或頓時摀嘴匆匆跑過。實情是,這裡正在上演《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由伊芙‧安絲勒(Eve Ensler)訪問超過兩百位女性而寫出的反暴力之國際性劇作。2001年起,她授權全世界可演出此一劇作,並且身體力行,創設非營利機構「V-Day」,旨在關注全球女性受暴之議題。

這兩年,花蓮本地接連有花天久地劇團、勵馨基金會搬演《陰道獨白》,未受過專業訓練的演員卻能一再征服觀眾的心靈,而每當末段的舞台上,響發起此起彼落的呻吟聲時,往往引來席間捧腹大笑,以及呻吟之聲背後的嚴肅沉思。
1991年,文建會啟動「社區劇團活動推展計畫」,乃使台北以外地區的劇團擁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如台南人劇團(時為華燈劇團)、南風劇團、台東劇團(時為台東公教劇團)等,如今均已長成為當地的拔尖團體,不過當時社區劇團的意思較趨近「非台北的地方劇團」。

到了這幾年,社區劇場在文建會與地方縣市屢屢舉辦種子師資培訓或工作坊的推展下,輔以社區總體營造概念的提升、應用劇場的推廣,益發蓬勃。《陰道獨白》在花蓮連續兩年的演出經驗,除了製造觀眾爆滿的效應之外,亦為社區劇場做出良好的註解。

觀察演出團體的結構,花天久地劇團是由原先擔任生命線義務張老師的一群朋友為核心組成,並以一人一故事(Playback)為主要操作方法,與學校、民間團體等合作,也在本地舉辦相關工作坊,逐漸積累專業戲劇技能。

勵馨基金會則由花蓮及台東的工作人員和志工擔任演員,而勵馨的發展宗旨本與《陰道獨白》具有相當程度的關聯,四月二十四日的首演場完結後,更有一位家暴受害者上台領取勵馨自辦的第一屆陰道戰士獎,她的現身說法不僅引人動容,亦使這次的演出延伸出特別的意涵。

雖則勵馨並非以表演團體為自己定位,可她們與花天久地的演出仍然間接道出社區劇場並不見得要以區域性為基礎,也可以建基於社群性之上。《陰道獨白》清楚不過的議題,套用於社群性的社區劇場,兩環相應,更能開展後續對話的可能。

然而,無論社區劇場的定義為何,最終目的都是希望人們可以藉此找到一個運用戲劇討論公共議題、抒發個人情感,抑或新造社會關係網絡的場域;而戲劇有別於電影或者文學,較具人與人親身接觸的性格,一旦順暢地開展起來,相信將能與社區、社群民眾取得良好的共鳴。

此外,對社區劇場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2006年出版的《區區一齣戲──社區劇場理念與實務手冊》,裡面對於社區劇場的概念、現況與實踐均有完整的描述,實勝過我在此千言萬語。

美崙山的生態饗宴

文/孫淑櫻
圖說:從美崙山登高可見花蓮市景觀

美崙山生態公園不但是花蓮市的迷你森林,更具有觀察動植物生態與教育價值;5月3日遊花蓮野鳥學會於美崙山生態公園舉辦生態饗宴,吸引許多親子家庭參加。

5月3日的活動相當豐富,在生態館展示有螢火蟲生態及影片欣賞台灣特有種之蛙類,並教育大家如何分辨青蛙王子或是青蛙公主。科博館展示有花蓮植物、鳥類及端午節使用植物避邪等多樣化資訊。

最有趣的,莫過於阿美族的植物探密,每種祭典利用不同植物。像是豐年祭使用芒草心、藤心、豆類。播種祭用龍葵。捕獵祭用樹豆、鵲豆。祭祖用檳榔、生薑。

此外,這項活動也讓民眾認識世界最長葉子的植物海金沙,而阿美族人用其刷鍋子。並取用構樹(阿美族語:Lulang)之樹皮製作衣服;利用薯榔塊根使苧麻編織的漁網防水防腐。

而捕魚祭代表年度的終止,六至八月間,利用魚藤捕魚;祭典後,回歸正常生活作息,阿美族語稱為Pakelang(巴歌浪)。讓大家認識阿美族生活文化與大自然的結合。

另有鳥類拼圖比賽、永續經營台灣重要野鳥棲地宣導站,讓民眾了解台灣東部本只有烏頭翁,西部有白頭翁,因自然環境改變,物種雜交而產生了灰頭翁;森林保育宣導站、森情滿台灣、造紙解說站,讓大家認識造紙,以了解紙類資源回收及森林資源保育的重要,蛙蛙世界學習網與應用等。

美崙山本是花蓮一處都會型休閒公園,因環境改變,目前以維護生態樣貌為軸心的設計;並為推廣美崙山自然公園之美,以及引領民眾欣賞鳥語花香、蟲鳴蝶舞的花蓮迷你森林。

即使是平時,美崙山生態公園仍值得大家觀賞與旅遊。

※此文為「小地方、大視界:98年度公民新聞寫作課程(花蓮場)」成果文章,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國際大毒草銀膠菊入侵花蓮

文/馮少敏Nancy

小花蔓澤蘭入侵本島後,喜歡攀附在其他植物上,會破壞整個生態環境,因而有「綠色癌症」的稱號。其實還有一種外來植物「銀膠菊」,也已入侵本島,尤其在花蓮吉安鄉永興村及仁和村的廢農田及道路旁都可看到大量的銀膠菊足跡。

這種會影響人體健康的銀膠菊葉片外觀類似端午節用的艾草,大量的小白花很像插花常用的滿天星,常看到許多不知情的民眾帶回家當作觀賞植物,事實上,卻是外表柔亮看起來美麗動人,實際上卻是潛藏著危險的有毒植物。

以下銀膠菊之照片攝取吉安鄉仁和村南海九街的廢農地
以下銀膠菊之照片攝取吉安鄉永興村的廢農地及道路旁

外來植物的入侵,會影響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也嚴重影響原生植物的生存與發展。銀膠菊為原產南美州熱帶地區,大約在1988年進入台灣,推測可能是從進口的穀物挾帶進來,最早只有在屏東地區可以看見,但現在已由南向北迅速蔓延至花東地區,都可見其蹤影。

銀膠菊除了佔據生長的空間,對自然生態造成破壞外,其植物體外表細微的纖毛具有毒性,加上釋出的花粉容易造成人體過敏,引起過敏性鼻炎等症狀,威脅人體健康,被視為國際的大毒草。

認識銀膠菊,及對人體的影響

說到這裡 我們來看看這毒花 到底對台灣有多大的衝擊以及對人的影響。

植株中名-銀膠菊 學名-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科別─菊科(Compositae)屬別─銀膠菊屬(Parthenium)
花期─4月~10月 果期─5月~11月

原產地─美國南部、墨西哥、宏都拉斯、西印度群島以及南美洲,目前廣泛侵入其他亞熱帶與溫帶地區,往往大量滋生,形成優勢雜,1986年証實歸化。分布-廣泛分佈於海拔800公尺以下的開闊地、荒廢地、山坡、海濱。

植株特性:一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可達200公分
莖直立,被柔毛,多分歧,一至二回羽狀裂葉
長3~20公分,寬2~10公分,被柔毛,具葉柄
互生,莖頂或枝梢葉腋萌發白色花 花軸被黃色柔毛
總苞,2輪苞片窄卵形或倒卵形,邊花花冠舌狀
2或3裂,5枚心花花冠管狀,4裂,繖房狀頭
狀花序,瘦果黑色,倒卵形,冠毛白色。
圖說:銀膠菊的葉子
銀膠菊一年四季都會開花,每5公分就會分枝,其植株可長超過一公尺半,甚至兩公尺,生長繁殖速度相當快隨著廢耕地越來越多,成為外來種植物擴散的溫床,也為銀膠菊提供了很好的「出路」。銀膠菊含有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化學成分,能干擾其他農作物的生長,此為植物之間「相剋作用」,這也是銀膠菊蔓延快速的原因之一。事實上銀膠菊的生長能力甚至被預估可到達海拔1000公尺的能力若是真的如此,那這銀膠菊將會改變中海拔生態的丕變。
圖說:銀膠菊的花序
外觀酷似滿天星、被國際視為「毒草」的外來植物銀膠菊在島內正快速蔓延,已威脅本土植物的生態, 銀膠菊外表的微細狀體含有銀膠素(parthenin)銀膠菊除有如微毛的細狀物含有「銀膠素」,吸入過多可能造成肝臟及遺傳病變外,花粉也有毒性會造成過敏、支氣管炎,大量直接接觸會引起皮膚發炎、紅腫,國際已被列為間接接觸最嚴重的毒草之一也是國外花粉重要過敏原之一。

農委會毒藥物試驗所公害防治組蔣慕琰也說,銀膠菊外表有毒,碰觸就有危險,在澳洲、印度等國曾發生放養的牛、羊,因此中毒致命的例子,至於在台灣目前尚未傳出中毒事件。

不過,卻有銀膠菊引起過敏的情形,台灣分怖範圍極廣,現在連花蓮吉安鄉永興村及仁和村的廢農田及道路旁都可以看見銀膠菊。研究人員憂慮,原本長在路邊與河邊的銀膠菊,由於廢耕地的關係,恐大舉入侵北部,並進攻中海拔山區且南投、花蓮,甚至離島金門也都已淪陷。

然而,當我去電詢問花蓮縣環保局及花蓮縣吉安鄉公所是否知道銀膠菊?是否有教育宣導如何根除的方法?居然沒有任何人能回答我!難道要讓銀膠菊在花蓮地區蔓延,就如小花蔓澤蘭一樣對台灣自然環境帶來負面衝擊,才有所行動嗎?

根除外來毒草銀膠菊最有效方法
憂心於政府的宣導不足,先在此提供大家一些小妙方。

「如果見到銀膠菊,最好戴上手套馬上連根拔除,一把火燒掉」這是根除外來毒草銀膠菊最有效方法。

因銀膠菊有毒,民眾如果摸過銀膠菊的花,記得要趕快洗手。銀膠菊開如「滿天星」一樣的小白花,有民眾不瞭解,還把銀膠菊當觀賞花種植,此草繁殖力強,種子能借助風力有效傳播,希望大家瞭解這種「毒草」,不要再誤以為是漂亮的另類滿天星了!

※此文為「小地方、大視界:98年度公民新聞寫作課程(花蓮場)」成果文章,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榖災現場──水稻空包彈持續蔓延

文/馮少敏

受今年天候異常影響,不僅日夜溫差大,夜晚氣溫仍偏低,使得東部水稻發生罕見不稔實災情;原本應該是一整片綠油油的稻田,現在卻變成淡黃色,葉片呈現枯萎狀,因為在部分水稻孕穗期,日夜溫差太大,才會導致抽穗不良。裡面通通都是空包彈。
圖說:從照片中可看出部份稻穗直立,部份稻穗彎曲

嚴重的「稻公──水稻徒長病」
農民俗稱「稻公」的水稻徒長病由病原真菌所引起,在花東地區田間相當嚴重, 罹病的稻株劍葉平伸、結穗不飽滿,甚至不稔實成為空穗,嚴重病株到中後期還會乾枯死亡。

這種病害近幾年來在台灣各地區水稻苗床及本田都日趨嚴重,尤其在花東地區更為猖獗,推究原因,可能是田間禁止焚燒殘留稻稈,病菌隨罹病殘株留存田區土壤,密度逐年升高,導致採種田普遍發病,稻種帶菌率隨之增高,種子如果未經適當消毒,秧苗即會普遍罹病,插秧後在本田又再遭受土壤中的病菌感染,使得水稻徒長病發生日趨普遍而嚴重。

花蓮玉里鎮到富里鄉原本是稻米產量最大的產地,不過,最近卻像感染新流感一樣,有300多甲地的有機水稻及糯米,罹患三合一病症,就連耕種40、50年的老農夫也從來沒看過,趕緊向花蓮農改場派專家到現場會勘,只是一時也找不出病因。就因玉里鎮和富里鄉部分稻田出現不稔實症災情,所以花蓮米倉二期稻作收成恐大受影響。

縱谷地區98年一期稻作「空包彈」情況嚴重,農委會專案給予每公頃8000元的災害補助金,另有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每公頃12000元。本期稻作受低溫災害損害率超過20%的農民,可以備妥土地登記簿謄本、身分證、印章及相關證明文件,前往所在地的鄉鎮市公所申請。縣府將迅速彙集資料,辦理履勘及複查工作,儘速將補助款發放給受災農民。

雖獲農委會給予災害補助與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農民還是大嘆補助金額連成本的1/3都不到。而且還告訴他們執行時要將僅剩的稻穀都一併和植株「完全清理」,等於是要農民將僅存的一、二成稻穀倒進田裡,這樣做是浪費糧食,誰願意這樣做?!在農民的心裡,浪費糧食是會遭天譴的。所以「完全清理」的做法讓他們陷入痛苦,這一點政府應該考量到。

不過花蓮縣縣長謝深山體恤農民不捨稻田耕除,決定自籌財源加倍彌補損失,縣府決定再加碼每公頃八千元補助給受災農民。

病症從南花蓮向北部蔓延
原本以為只發生在花蓮縣南區的水稻不稔實情況,沒想到逐漸在北區顯現。花蓮縣政府農發處處長陳德惠,昨天到吉安農地察看,發覺「空包彈」的情況嚴重不輸南區,由於北區的水稻比南區晚約二十天播種,所以這種「空包彈」情況顯現得比較晚,有些外表漂亮的稻穗,其實裡面都空了。不少北區農民可能至今還未察覺自己的水稻已出現不稔實情況。
圖說:以下照片是在北區吉安鄉稻田還未開花的情形

種植台梗十六號的吉安農民葉森源說:「我每天都過來看,覺得很奇怪,不明白為什麼今年的稻穗都不下垂?」原本稻穗長出來十天之後就會開始下垂,但這次已過了二十天了,稻子還是直挺挺,一摸之下,才驚覺稻穗幾乎是空的,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包彈」,沒有重量當然不會下垂。

他自己預估,到收成時可能只能收到兩成。糟糕的是,他的稻田是「採種田」,是將要供應水稻種子的田地,一旦採種田普遍出現空包彈情況,擔心連吉安今年的二期稻作種源可能都會有問題。
圖說:以下照片是吉安農民葉森源拿著他田裡的稻穗做比較
另外一位種植台梗四號的農民張清昌說,他的稻田情況也非常嚴重,大約有九成都是空包彈,幾十年來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沒想到自己的稻子裡面竟是空的,剩下的也應該是無法出售的碎米,損失慘重。

※此文為「小地方、大視界:98年度公民新聞寫作課程(花蓮場)」成果文章,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2009年7月27日

太魯閣號:一流票價不入流對待?

文/honey

5月13日一位自美國留學回國探親的吳小姐,在台北搭乘1086次太魯閣號回花蓮,11點42分火車準點進入花蓮火車站第三月台停靠。
  
隨身有二件超過20公斤與一件7公斤行李箱,外加肩揹背包的吳小姐,站在第三月台眼睛不停搜索電扶梯在哪裡?當另一位遊客告知她沒有電扶梯時,當場讓吳小姐傻眼,因為將近30個階梯的樓梯她不知如何是好?無奈的她只好二手提著行李箱,一次又一次上下六趟才將行李全部放到走道,此時的她早已氣喘如牛、香汗淋漓了。
  
原本以為厄運已經結束,沒想到往第一月台出口的電扶梯拉起修繕中的黃色警示線無法通行,這時候的吳小姐望著上樓階梯眼淚都快掉下來,因為她實在無力再拉行李上樓了!
圖說:旅客辛苦拉行李搭車情景(98年5月23日攝)

號稱『觀光大縣』的花蓮,這幾年在地方政府努力推廣觀光政策下,每年來花遊客破百萬,但位居門面的花蓮火車站卻讓民眾飽嚐自己拉行李的苦頭,這樣的待客之道,花蓮火車站是否該檢討改進?
  
96年太魯閣號列車正式加入北迴線營運,短時間的搭車優勢立刻讓民眾趨之若鶩,週一至週五平日就有16班次往返,六日更增加到22班次,但是太魯閣號的上行(花蓮往台北)或下行(台北往花蓮)停靠月台卻讓民眾吃足苦頭。
  
花蓮火車站目前有三個月台,第一、二月台左右二邊皆有電扶梯,但是電梯故障率高常無法使用,而第三月台左右只是一般樓梯沒有任何電扶梯。太魯閣號停靠站全部在第二或第三月台,假日期間每天上、下行22班次,就有超過10班次停靠第三月台,旅客得走樓梯。
  
有旅客在沒有電扶梯可搭的情況下,忍不住在月台抱怨甚至大聲開罵,但這樣的情緒反應得不到花蓮火車站員工主動前來處理或說明;旅客只好自行到花蓮火車站服務台投訴,無奈只得到台鐵員工冷冷地回應說:「停靠在第幾月台跟調度有關,沒辦法!等第四月台擴建完成之後問題就會解決啦!」。
  
這樣的回答讓人不禁懷疑,花蓮火車站員工是否認知到鐵路局是服務業,火車站是花蓮的門面?如此的回應讓人對公務人員產生厭惡,更對台鐵官僚、老大的服務品質不敢苟同。
圖說:鐵證如山!二班太魯閣號皆停靠在第三月台(98年5月23日攝)

暑假旅遊旺季眼看就要到了,無論國內或外國旅遊團與旅客將一波接一波的到來,台鐵這種吃定顧客的服務態度讓人氣憤,不知道台鐵當局是否了解搭車民眾的無奈與痛苦,願意儘快想辦法解決問題?
  
倘若台鐵擔心無法籌措電梯營繕工程的龐大費用,其實,目前失業率如此高,台鐵或許可以考慮僱用年輕力壯的青年,在月台協助有需要的旅客拉行李,或是將列車停靠在第一月台方便旅客上下車,相信會使乘客們對台鐵花蓮站有更高的評價。
  
縣市長選舉即將到來,不知道眾候選人在高喊建設大花蓮、給我ㄧ條安全回家路…等政策口號的同時,也別忘了先給小老百姓更人性化的搭車方法,別讓乘客們用一流票價,卻換得台鐵不入流對待,公車、捷運尚有博愛座,眾候選人及台鐵長官們,也請發揮博愛精神,改善在花蓮火車站上下月台時的行李拖運問題,解除民眾得要自己拉行李上下層層階梯的痛苦吧!
圖說:真不懂!第一、二月台明明還有軌道可停靠車,台鐵為什麼偏要停在沒有電扶梯的第三月台!(98年5月23日攝)

※此文為「小地方、大視界:98年度公民新聞寫作課程(花蓮場)」成果文章,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小鳥站在石頭上講故事

文/黃憶欣

明恥國小的公共藝術
一件公共藝術作品的完成需要耗費多少心思?什麼樣的公共藝術既能符合所有人的期待,又不減其作為公共藝術的價值?問問花蓮市明恥國小師生,他們是如何與藝術家攜手打造述說學校歷史的公共藝術吧!
  
這件歷時已屆滿一年的設置案,從老師們規劃讓小學生親訪社區的教案開始,到藝術家帶領學生參觀花蓮市區公共藝術作品,深入了解公共藝術表達內涵,再經過藝術家創作規劃,學校師生和評審委員會的投票下,終於在今年5月中完成最後決議,自兩件修正後的設計圖中擇一敲定,結果由「小鳥站在石頭上」出線,預計在7月中施作完成。
圖說:明恥國小四年級學生由藝術家帶領下參觀花蓮市區的公共藝術作品

受邀設置該公共藝術案的藝術家黃錦城、陳逸堅,是以明恥國小所在地花蓮港百年多前聚落「鳥踏石仔」為創作方向,這與該校前年所設計至今推廣「海洋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能了解家鄉的地理環境、生態與人文歷史的目標一致。
  
這項教學活動主要設計者是教務主任陳明華,藉由回憶過往、蒐集故事來促進親子互動,激發學生愛鄉、愛土、愛校的情懷;除此之外,又培養了一群小小公民新聞尖兵,即訓練學生訪談的基本技巧、操作攝影機、數位相機等資訊媒材,完成一份屬於該校師生的鄉土紀錄。
  
學生們的採訪紀錄由陳明華主任彙整為一段感人的「尋夢鳥踏石」故事,讓藝術家得以從學子們採訪得來的具體共同記憶「白燈塔」出發,以擬人化的方式結合象徵在地自然生態、文化以及歷史圖像,希望透過作品趣味生動地呈現鳥踏石仔的「記憶拼圖」。

訴說鳥踏石的藝術與歷史
明恥國小創立於民國29年,原名「花蓮市港國民學校」。藝術家黃錦城說,花蓮港所在地以前是「鳥踏石仔村」,是花蓮市最東邊海岸的聚落。鳥踏石仔其實是一塊大礁石,在花蓮築港以前,礁石上常有海鳥群集。
  
日據時期因為日本政府決定開發花蓮,因而在鳥踏石仔漁村北側開築花蓮港,1979年鳥踏石仔漁村在政府推展花蓮港第四期拓港工程下,劃設港內岸邊為禁區,全村面臨搬遷的恐慌,雖經過5年多的爭取,最後村民仍不得不全村搬遷放棄家園,「鳥踏石仔」遂成歷史。
  
該案作品以「鳥踏石仔」為創作發想,並以當時守護漁村的精神象徵「白燈塔」為主體意象,又為配合該校新建物牆面與建築師的規劃,因此創作了多幅以磁磚貼面的彩繪,在與評審委員會討論後,有兩幅開放全校師生投票,包括「小鳥站在石頭上」和「鳥踏石舞曲」。

「小鳥站在石頭上」以活潑鮮明的幾何色塊勾勒鳥踏石仔的漁港景色,重現過去白燈塔佇立海邊,散發出和煦的光芒,引導漁船入港,守護鳥踏石仔村民的樣貌。兩隻站在石頭上的可愛小鳥,在一旁吱吱喳喳的說著昔日鳥踏石仔漁村的故事。
圖說:花蓮市明恥國小公共藝術視覺模擬圖一「小鳥站在石頭上」

「鳥踏石舞曲」則以明快鮮豔的色彩、趣味的擬人化手法,描繪「鳥踏石仔」一群不起眼的花鳥昆蟲等生物的舞會,其中,記憶裡的白燈塔正彎腰與站在海中石頭上的小水鳥對話。
圖說:花蓮市明恥國小公共藝術視覺模擬圖二「鳥踏石舞曲」

明恥國小校長何麗香說,有趣的是在學生票選部分,302票中由「鳥踏石舞曲」以2票勝出,但在老師的投票部分,卻是「小鳥站在石頭上」獲得17票以2票勝出,加起來票數完全相同。最後在審委會綜合考量下,選擇了「小鳥站在石頭上」。黃錦城表示,可能是因為兩幅圖面都詳細介紹了創作理念,而公共藝術戶外教學也收到效果,最後學生們的決定已在於個人喜好。
  
公共藝術設置的精神在於強調與在地文化、使用者之互動,因此在該案設置過程中,透過師生們的共同參與,使得這件作品更具意義和故事性。

尋夢鳥踏石─培養孩子作為社造種子
「媽媽說,現在的自行車步道下去之後以前是一整排矮房子,住的幾乎是漁夫,門前皆有漁網,夏日時都會有陣陣的魚腥味。朱鵬安的媽媽跟我媽媽小學是要好同學,媽媽說小時候放假都會去找朱鵬安媽媽玩,他們家就住在亞士都下面,也就是一整排矮房子的最後一間,房子旁有一片似小山丘的田園,望海風景非常美,媽媽也常在田園裡採了些蔬菜帶回家,還有到海邊玩水,跟現在的港口是不一樣,媽媽說以前的海邊比較好玩也比較美。」
  
前年還是明恥國小5年級學生的林依凡,寫下了這段媽媽的童年記憶。

孩子們的鳥踏石仔記憶拼圖
當時,明恥國小有70位5年級生參與了這項主題叫作「尋夢鳥踏石」的海洋教育教學活動。他們在受過老師教導的基本採訪訓練後,開始進行對於社區歷史片段的採集,採訪對象包括家中長輩和鄰居,結果令人欣喜,許多孩子的祖父母開始緬懷早已遺忘的過往,並驚訝地回應:「這孩子怎麼會問這個?!」
  
為了讓學生們了解家鄉的地理環境、生態與人文歷史,教務主任陳明華精心設計了一個故事人物——在鳥踏石仔村長大的女孩阿湘,他並且以文學的手法營造情節和故事性,提升小學生對整個活動的興致。陳明華說:「講歷史太沉重也太刻意了,可能造成學生做作業的壓力;但是從一個故事說起,孩子們就開始發揮想像力,勾勒女主角的生活背景。」

圖說:(上)陳明華為學生講述鳥踏石仔家鄉地圖(下)學生們分組討論採訪技巧

慢慢地,學生們的採訪所得讓他們對於鳥踏石仔村有了較為具體的描述。梁惟婷說:「鳥踏石仔村是一個很古老又有鄉情味的地方」;薛家杰則形容「那裡的人應該很會抓魚、蝦子、螃蟹。那裡是很多礁岩的海岸,應該很美麗。」曾威傑也說,「鳥踏石仔村是一個隨時都可以玩水抓螃蟹讓人開心的地方。」
  
陳明華主任說,在採訪的單元開展時,孩子們都覺得很好玩,並且交換了彼此的心得,他們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更藉此機會靈活運用各類工具書籍、電腦網路,以蒐集資訊、組織材料、廣泛閱讀。
  
第一階段資料彙整後,陳主任邀請了本身就是明恥國小校友的民政里里長林志鵬、校長何麗香,親自講述家鄉的過往,原來故事女主角阿湘本尊就是校長阿香,她的故事受到了學生的熱情回應。

培養社區營造的種子
親身了解社區的故事之後,學生們開始進一步思考陳主任拋出的一個問題:花蓮港的開發到底好或不好?「當然,老師們都沒有給標準答案,完全讓學生自由發揮,當時也引起廣泛討論。」陳主任這麼說。
  
這項教學活動也間接帶動了學生的家長,孩子們的父母找出了塵封已久的照片,提供給學生認識過往,也有阿嬤拿出同學會私房照,開始講述以前的故事。後來,該教案成果報告提供給有心成立鳥踏石仔發展協會的社區人士,漸漸地匯集成一股力量,希望能找回鳥踏石仔這一段失去的記憶。
  
「希望孩子們能作為社區營造的種子,成為守護家鄉的解說員,把歷史傳述下去,相信小小的種子有一天會發芽,鳥踏石的故事將會在他們心中永遠流傳下去。」陳明華主任以這樣的信念持續灌溉著。
圖說:陳明華主任(左)設計多項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們成為社區營造的種子

※此文為「小地方、大視界:98年度公民新聞寫作課程(花蓮場)」成果文章,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修補北濱公園──失業者V.S市政府

文/曾顯鈞

花蓮北濱公園位於花蓮市區東北角,介於花蓮港和美崙溪之間,往南可以通向南濱公園,往北則可到達七星潭,是為兩大景點的分界點,所佔的範圍十分廣闊。
  
座落於沙灘排球場邊的一座木造涼亭,常被不知名前往來烤肉的破壞人士,將木造地板燒毀好幾個大洞,或許另其他前往北濱欣賞夜景的人們採空而摔倒。
  
在市政府的網站上看到市府團隊強調積極開發南濱公園和北濱公園,成為觀光的據點。所以成立了南北濱公園管理中心來美化、綠化、規劃。但是所規劃的木造涼亭被大肆破壞卻無人修補,連基本告示牌也沒有。在涼亭東南方向還有另外一座廢棄的木造瞭望台。
圖說:(上)北濱公園涼亭(下)廢棄的瞭望台

非假日的北濱公園,人潮稀疏,唯剩下打沙灘排球的年輕男女,還有旁邊北濱涼亭內一位手忙腳亂的工人,乍看下似乎以為他是在拆除涼亭週邊設施作為他用,經記者前往詢問後,才知原來他是自發性修補公園涼亭內的地板。
  
修補木條地板的是位長期失業居住於南濱公園附近的賴姓民眾,他騎自己的腳踏車,從南濱一路巡到北濱,車籃前面擺放著修補的工具(鐵鎚、鐵釘), 相較之下其他往來的萬把塊起跳的自行車,有強烈的對比。
圖說:主動修復涼亭的賴姓民眾
  
賴姓民眾表示,他看到涼亭被不知名人士烤肉並且破壞,感到百思不解,並且擔心入夜後來看夜景的民眾會發生意外,才自發性將這些破了大洞的地板,用簡單的木工技巧來做修補。至於木材料是拆取離涼亭不遠處已荒廢的木造瞭望台。
  
撇開政府大環境對失業率的影響不說,對於賴姓民眾雖然長期失業,卻能夠愛屋及烏,無薪默默行善的作為發人深省。有別於市府團隊對於規劃涼亭設施,後續的維護動作有天壤之別。
  
雖然北濱有署光橋、沙灘排球、暢通賞景的自行車步道,但是對於廢棄涼亭後的拆除跟多餘設施的興建,是否會令人覺得浪費了您自身的納稅錢。

※此文為「小地方、大視界:98年度公民新聞寫作課程(花蓮場)」成果文章,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來自花蓮──北濱公園

文/柯綠蘿

歡樂記憶的北濱公園
記憶盒裡,依稀清楚中山路一直到舊火車站那一區早期繁榮的影像,進出火車站和花蓮客運滿載學生或乘客的人潮絡繹不絕,其中銜接著北濱街的一座天主教堂,每逢星期日,父母便帶著家人朝拜 天主一起望彌撒,那是深刻難以忘懷的溫馨快樂時刻……。
  
北濱街周圍的環境我非常熟悉,也是我歡樂童年和青春年華與同伴騎單車出入的街區。當時的海邊似乎離沙灘較遠,然而,赤腳追逐嬉鬧、漫步夕陽餘暉,青春歲月就是在這兒堆疊許多美麗的回憶;也是我在故鄉拼圖中,最為重要的一塊。
  
咻…時間…讓人無法再重回往日時光!但,北濱街一帶的場景,總是似有若無的扯著我;物換星移、空間轉換,不可能尋回以前的歲月哪,只有將美好的記憶永遠留存。
  
終於回到故鄉有八百多天了,也可以說近中年才又重返的舊地──從北濱教堂走出、北濱公園就在咫尺,是,如今,它已變身為一處怡人賞海的休憩地!尤其,海是如此的貼近人的腳前,近在眼前浪花一朵朵次序的拍打沙灘。
  
白日時,藍天襯托下的海面映照徐徐光點,黃昏下,那微微橘黃紅的色彩,讓花蓮市的人就能欣賞天地之美;一條鋪設平石的單車道,現在更是單車族的必經之處;當然,家人、情人或好友的畫面,也常在這兒出現,老人家常在這兒坐著享受後半生的歲月。
  
大海的遼闊,應該會舒展人疲憊的身驅、拓展人的視野、寬闊每個人的心胸,舒緩青少年較為衝爆的個性,不是嗎?

悠閒自在的漫步在市區這樣一處美麗的海岸公園,該是多麼幸福!如此擁有豐厚自然資源的花蓮人,不都應該更加珍惜和愛護嗎?

被破壞的公園令人惋惜
公園裡有一排木造的休憩亭,提供給來此的人坐著好好休息或聆聽大海的聲音;然,就在休憩亭的橫樑、直樑上,到處可見,青少年用立可白和油性簽字筆,在樑柱上寫下「一堆無厘頭愛的亂句」,甚至充斥著毫無文化素養的字眼,大嘆!現在的青少年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因為,他們「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讓這美麗的公園,製造文字上的髒亂,也破壞了海邊的景緻,花蓮美麗的形象當然也大受影響。

從這樣的小地方,更讓人擔心的是──
問題一:整體的生活教育是否都已消失殆盡?(只要求青少年的課業而完全不重視生活教育)
問題二:更遑論尊重公共財產權有關的法律知識未能普及於教育之中?
問題三:環保局,對於公共場合所製造的髒亂是,視若無睹或是毫不關心?(這些字跡一直存在樑柱上)
問題四:青少年內心世界有許多的疑惑或不滿的情緒,無法和父母或老師做溝通,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去紓發情緒?

無法理解,這樣的行為要到何時才能終止?讓青少年守法的觀念是困難的嗎?

解決的方法──
解決一:環保局可以先清掉這些不雅的字句,並嚴格列出罰條款項。
解決二:生活教育應是當務之急,更應普及落實尊重公共財產權有關的法律(教育)知識。
解決三:家庭、學校及社會,都應負起引導青少年對環境尊重的觀念。

※此文為「小地方、大視界:98年度公民新聞寫作課程(花蓮場)」成果文章,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回響與剪影】聽說,這地方有人在愛……--記於「小地方、大視界」公民新聞寫作課程之後

文/Peggy(計畫承辦人)

我不是因為愛花蓮才來到花蓮的台北人,三年後卻想盡辦法讓自己留在花蓮生活,你問我為什麼,我只能說,愛上了…還能怎麼辦呢…

七星潭是花蓮的眼睛,對她的一見鍾情,讓我開始對花蓮產生好感,瘋狂地遊山玩水、吃喝玩樂,渴望能藉此吻遍花蓮的每個角落。

對自然風情、美食佳餚的迷戀,是我一廂情願的愛情。這樣膚淺的愛,在遇到那些深愛花蓮的人們後轉化,我跟著她們學習,愛不能只看對方美麗的表面,還應該看見她的內在。

我遇到的那些愛花蓮的人,有土生土長的,也有和我一樣外地來的,也有純粹堅持一種對社會人文關懷理念的人。她們將花蓮環境、人類生活、地方發展連結在一起,不只口頭上的關心,更透過各種公共事務參與,把她們從日常生活中看見花蓮的好與人們分享,也將花蓮不好的地方提出來,期望改善後能讓花蓮變的更好。

公民新聞寫作班的這些學員和老師,多半都是深愛花蓮的人,或正學著怎麼去愛花蓮的人。

她們除了在教師、社區工作者、廣播電台主持人、家庭主婦、公家單位等角色位置上把對花蓮的愛做出來;更進一步地用照片、文字記錄花蓮環境、人文、交通、經濟、觀光等相關議題,為的只是期望能藉著傳播即時的在地資訊、生活知識,喚起社會大眾對花蓮的關懷,促進花蓮地方的發展。

有愛的人總是帶點傻氣,課堂上學員們最擔心的問題是:「當我們為花蓮發聲之前,是否要檢討自身?如何判斷?」

聽起來真的很像在問:「我這樣愛花蓮的方式會不會只是我自己的想像,有沒有別的方法?如果我用錯方式去愛她怎麼辦?」

還好,愛花蓮的人一定不只這些學員和老師,只是我們還不認識而已;還好,學員們新聞報導發佈的平台都是互動式的,只要有人讀了發現她們愛錯了,可以馬上在網路上予以回應、提供建議。

課程結束一陣子了,老實說,我都快忘記課程的內容有哪些,只記得一種溫暖還在心上,希望任何人談到花蓮的時候,第一句話都是:「聽說,這地方有人在愛…」

2009年7月5日

【文件】《夏天故事劇場》‧緣起


文:吳思鋒

最好的開頭,應該是從2004年的那回演出開始說起:台上是一群智能障礙的演員,他們皆為香港一個智能障礙人士自助組織「卓新力量」之成員,事先排練的演出結束之後,戲尚未完;接下來,他們邀請觀眾分享心情,並且做出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即刻將觀眾說的轉化為一段演出,回贈給分享的觀眾。

後來我才知道,那是一種名為「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戲劇形式,源自英國,本身有一個結構式的訓練、演出方法,重視分享的過程而不是功能或目的。後來回到花蓮,知道這裡也有人運用這種形式於學校、社區,幾次的觀看,都能感覺到說故事的參與者在自己的故事被演出之後,愉快的心情。那是有人願意聽你說話,願意和你站在同一角度,一起喜怒哀樂的愉悅感。

這一次的亞洲即興劇場組合,即是幾位習事一人一故事劇場,並且在他們居住的各地持續推展的劇場工作者所組成的,分別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由於八月第二週他們將參與在金山舉辦的一人一故事劇場亞洲聚會,我們便趁著天時地利,請了台北朋友居中聯繫,希望能在花蓮也辦一場演出與工作坊,因為這個形式實在很特別,讓觀眾不只坐在台下看戲,而是可以一同參與其中。

我喜歡看戲,接觸劇場以來,我深深同意那句話:劇場是與人相處的藝術。劇場不同於電影與文學,它從排練到演出都是團體作業,觀眾和演出者共處於同一個時空,情感和視線彼此流通。這一次的《夏天故事劇場》,希望能將這樣的感覺也傳達給你們。嗯,讓我們劇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