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

榖災現場──水稻空包彈持續蔓延

文/馮少敏

受今年天候異常影響,不僅日夜溫差大,夜晚氣溫仍偏低,使得東部水稻發生罕見不稔實災情;原本應該是一整片綠油油的稻田,現在卻變成淡黃色,葉片呈現枯萎狀,因為在部分水稻孕穗期,日夜溫差太大,才會導致抽穗不良。裡面通通都是空包彈。
圖說:從照片中可看出部份稻穗直立,部份稻穗彎曲

嚴重的「稻公──水稻徒長病」
農民俗稱「稻公」的水稻徒長病由病原真菌所引起,在花東地區田間相當嚴重, 罹病的稻株劍葉平伸、結穗不飽滿,甚至不稔實成為空穗,嚴重病株到中後期還會乾枯死亡。

這種病害近幾年來在台灣各地區水稻苗床及本田都日趨嚴重,尤其在花東地區更為猖獗,推究原因,可能是田間禁止焚燒殘留稻稈,病菌隨罹病殘株留存田區土壤,密度逐年升高,導致採種田普遍發病,稻種帶菌率隨之增高,種子如果未經適當消毒,秧苗即會普遍罹病,插秧後在本田又再遭受土壤中的病菌感染,使得水稻徒長病發生日趨普遍而嚴重。

花蓮玉里鎮到富里鄉原本是稻米產量最大的產地,不過,最近卻像感染新流感一樣,有300多甲地的有機水稻及糯米,罹患三合一病症,就連耕種40、50年的老農夫也從來沒看過,趕緊向花蓮農改場派專家到現場會勘,只是一時也找不出病因。就因玉里鎮和富里鄉部分稻田出現不稔實症災情,所以花蓮米倉二期稻作收成恐大受影響。

縱谷地區98年一期稻作「空包彈」情況嚴重,農委會專案給予每公頃8000元的災害補助金,另有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每公頃12000元。本期稻作受低溫災害損害率超過20%的農民,可以備妥土地登記簿謄本、身分證、印章及相關證明文件,前往所在地的鄉鎮市公所申請。縣府將迅速彙集資料,辦理履勘及複查工作,儘速將補助款發放給受災農民。

雖獲農委會給予災害補助與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農民還是大嘆補助金額連成本的1/3都不到。而且還告訴他們執行時要將僅剩的稻穀都一併和植株「完全清理」,等於是要農民將僅存的一、二成稻穀倒進田裡,這樣做是浪費糧食,誰願意這樣做?!在農民的心裡,浪費糧食是會遭天譴的。所以「完全清理」的做法讓他們陷入痛苦,這一點政府應該考量到。

不過花蓮縣縣長謝深山體恤農民不捨稻田耕除,決定自籌財源加倍彌補損失,縣府決定再加碼每公頃八千元補助給受災農民。

病症從南花蓮向北部蔓延
原本以為只發生在花蓮縣南區的水稻不稔實情況,沒想到逐漸在北區顯現。花蓮縣政府農發處處長陳德惠,昨天到吉安農地察看,發覺「空包彈」的情況嚴重不輸南區,由於北區的水稻比南區晚約二十天播種,所以這種「空包彈」情況顯現得比較晚,有些外表漂亮的稻穗,其實裡面都空了。不少北區農民可能至今還未察覺自己的水稻已出現不稔實情況。
圖說:以下照片是在北區吉安鄉稻田還未開花的情形

種植台梗十六號的吉安農民葉森源說:「我每天都過來看,覺得很奇怪,不明白為什麼今年的稻穗都不下垂?」原本稻穗長出來十天之後就會開始下垂,但這次已過了二十天了,稻子還是直挺挺,一摸之下,才驚覺稻穗幾乎是空的,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包彈」,沒有重量當然不會下垂。

他自己預估,到收成時可能只能收到兩成。糟糕的是,他的稻田是「採種田」,是將要供應水稻種子的田地,一旦採種田普遍出現空包彈情況,擔心連吉安今年的二期稻作種源可能都會有問題。
圖說:以下照片是吉安農民葉森源拿著他田裡的稻穗做比較
另外一位種植台梗四號的農民張清昌說,他的稻田情況也非常嚴重,大約有九成都是空包彈,幾十年來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沒想到自己的稻子裡面竟是空的,剩下的也應該是無法出售的碎米,損失慘重。

※此文為「小地方、大視界:98年度公民新聞寫作課程(花蓮場)」成果文章,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