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
【回響與剪影】座談紀錄:《她們的故事》
時間:6月6日
與談人:蕭昭君/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記錄:小譚
紀錄片與勞動歷史的交纏
蕭老師和片中的女工們年紀相仿,自覺比她們幸運許多。回憶學生時期幫忙家裡代工、到工廠工作的經驗,使她對片中的勞工處境有更貼近的感受。
對照最近苦勞網報導的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和片中工安事件的後續發展,可以發現許多勞工權益是無數的犧牲者換來的。被剝削的勞工同時也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英雄。台灣社會和學校教育培養的多半是中產階級的價值觀,社會和歷史教科書對經濟奇蹟的發展過程簡略帶過,並歸功於政府政策。宣傳影片的旁白塑造國家偉大優良的形象,但各地的勞工議題都不像旁白所說的如此單純。《他們的故事》為台灣留下了不同於官方觀點的史料。片中使用的〈孤女的願望〉、〈做女工〉等歌曲,也呈現了過去的生活情境。
片中提到的廿五淑女墓在2005年左右,由幾位教授為當年因公安疏失而罹難的女工向縣政府請命,將「廿五淑女墓」改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重立碑文,讓焦點從「未嫁淑女集體死亡」轉回工安和勞動議題上,正視史實。穿插的《一個女工的故事》電影片段,澤凸顯媒體再現勞工情境時,與現實產生的差距;電影中女工彼此閒聊,但實際在生產線上是沒有時間聊天的。蕭老師回憶,當年在工廠裡,只能空出耳朵來聽旁邊音響放的音樂。
蕭老師提到片中訪談外省第二代女工張安玲,擴展了觀眾對於勞工族群的認識。現場觀眾也分享在自己生活和學術研究中接觸到的勞工經驗:父母在潭子加工出口區工作,遭到工廠外移帶來的勞工金融風暴衝擊;母親敘述加工出口區福利好、伙食佳;在光復鄉訪問原住民婦女,聽她們當年國三做女工,說「去上班」就感到風光。這些經歷讓發問的觀眾擴展了對於相關議題的視野,也認識到不同領域勞工的辛苦。
學校教育對基層勞工的忽略也引起討論。教育制度往往鼓勵人往高處爬,觀眾起身分享親身在生產線上工作兩個月的經歷,每一批訂單都得做到完,中間兩三分鐘的休息時間非常寶貴,這是即使在現代都不斷在發生的事,遑論過去論件計酬的年代,那些女工的辛勞。而這些對於基層勞動者處境的描述,亦是往往鼓勵人往高處爬的學校教育十分缺乏的課程。
也有觀眾提到三四十年前在台東布鞋工廠的工作經驗,薪資一個月400塊,且常常無法通過品質檢查而被扣錢,便當裡帶的菜只有一片鳳梨或梅子,許多基層工作者根本難以生存。在當時的鄉下,便當能帶上一塊別人吃剩後重煮的雞骨就算幸運,替雇主拔草摔落山崖,雇主也不會補償,基層工作者和中產階級的命運實在不同。
從影像一窺當時的工廠制度
蕭老師補充,透過片中加工出口區的影像,可以瞭解當年台灣大宗出口產品的製造過程。隨著時代變遷和教育水準改善,產品標籤從「made in Taiwan」轉變為「made in China」,勞力密集的製造業總是在尋找更廉價的人力。現今消費社會在產品的製造過程中,存在許多勞動者的困境和問題,在學校教育裡卻鮮少提及。
制度問題也引起討論。全勤獎制度讓「高中六號」船上的女工因趕上班不願掉頭,最後喪生。生產線上每兩三個小時放個音樂,上個廁所又繼續上工,種種制度的設計使人成為機械的一環。另,技術員多為男性,工資較高,甚至同工不同酬,透露出性別與工資差異的問題。
以生命換取制度
往往要有人犧牲了,才能換來進步。「高中六號」事件發生之後,政府旋即接手渡輪的修繕與經營,以免撼事重演。幾年後的1972年,幾間電子業工廠接連發生三氯乙烯中毒事件,數名女工因而肝病身亡,政府於發生兩年後頒布勞工安全衛生法規,亦是政府管理效率低落的另一例,而紀錄片著重在女工的奮鬥,是否美化了立法效率低落的問題?蕭老師補充,人權和社會福利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常常被忽略,在當時白色恐怖和亟欲引進外資的時代環境下,訂立嚴格法規可能嚇走外資,因此幾乎毫不設限,蓋個章就放行,不像今日需要環評和種種程序才能放行。
經歷多年辛勞的女工,在影像中平靜樂觀地回顧往事,展現強韌的生命力。蕭老師提到,這些女工當初堅忍地進入生產線,很多時候是為了家庭,沒有選擇。而片中訪問「高中六號」事件罹難者家屬,在他們情緒激動時將鏡頭拉近,並使用動畫和抒情性的旁白,在紀錄片的處理方式上是否恰當?蕭老師回應,紀錄片拍攝時,對象可能有各種不可預期的反應,鏡頭拉近可能是為了捕捉現場凝固的氣氛,聚焦在訪談對象的情緒上。對於家屬而言,自己女兒的遭遇被人想到並紀錄下來,有其意義和價值。
延伸閱讀
1、勞動女性紀念公園
2、「女」或「工」:高雄<二十五淑女墓>再現下的消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