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

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


圖/Meico 文/peggy


從來沒有學過畫畫,也不知道什麼是抽象藝術的我,因緣際會地在今年2月加入東海岸文教基金會服務,辦些公共參與相關的活動,試著傳遞關懷花蓮地方、人文發展的理念。


與藝文相關的活動主要是由思鋒扛著,我只要活動的時候當公主招呼客人、打雜就好 (因為我三八又愛四處找人聊天的個性,所以自封是公關組的小姐,戲稱自己是公主)。

什麼是藝術?我完全不懂。

至於管錢的部份,當然得靠我們會計小貞的精打細算,提醒我們這些只懂得花錢不懂得賺錢的人,「你/妳們再不省一點,基金會的老本都快花完啦!」。

講到錢,執行長雅玲姐跟董事長高醫師,楊校長還有整個董事會都很頭痛。

大家不是不知道,在台灣任何地方辦藝文活動都等於燒錢,更何況是在相對於台北、高雄都會區的花蓮,東海岸評論雜誌停刊真的是不得不。不過,雅玲姐和高醫師還是堅持基金會一定要有人,沒有人,怎麼能成事?也堅持一定要有空間,沒有空間,怎麼聚集更多的人?


感謝高第藝術玻璃的大力支持,把他們在市區林森路上租的一棟樓,便宜地租給我們,也感謝有花蓮就服站綠蘿的協助媒合,今年10月,我們又多了一個音樂領域的生力軍-Johnny。

講來講去,我們好像還是只會燒錢…,其實,不是這樣的。

96年雜誌停刊後,董事會認為總是靠捐款或者申請補助終究不是長遠之計,隨便一個天災人禍發生,藝文團體的捐款跟補助,一定被擺在最後。

董事們不斷討論,到底要怎麼在不違背基金會理念的前提下,既能堅持傳遞藝術文化之美的理念,又能促進地方發展?討論很久,97、98年決定投標、經營、管理花蓮創意文化園區,試著從文化創意產業面向找答案。

結束園區的營運,今年4月搬到林森路之後,開過無數次討論會議,我們還是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規劃才好,想半天,拍板定案的是:「依基金會人員的興趣與專長,在各自的位置上,做跟基金會理念相合的事。」

募款的募款、思考的思考、辦活動的辦活動、管帳的管帳、新手的還在摸索,唯一相同的是 ─ 大家都在摸索中學習思考,努力幫自己的興趣還有基金會的未來找出路。

冥冥中好像有股力量在幫助我們這群找路的人。


一個又一個來自花蓮在地、台北、香港、澳門等地的個人和團體,慢慢地加入、支持我們,在新象社區交流協會、林森路210-2號、聲子藝棧、璞石…生出一個又一個的活動…。

扯遠了,要說為什麼要邀請大家來看畫展?一定要講回來基金會同時想為花蓮地方發展努力、讓基金會自立自強的念頭。

一開始是雅玲姐提出的。

本身就從事藝術創作的她,帶著我們盡情想像,怎麼讓空間活起來?如何營造一個能建立心與心之間關係的空間?或者至少是一個平台,能讓人與人、人與藝文在此相遇?甚至於,將來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讓花蓮在地的藝文工作者展售、展演作品的空間,讓藝文工作者生活、經濟無虞地專心投入創作?

心關係工坊,就這麼誕生了,它並不是一個純商業藝廊,勉強只能說像是實驗藝廊那樣的空間。

因為雅玲姐擔心:「國外真正保護藝術家的藝廊至少都有百年的歷史,基金會、心關係,能走那麼久嗎?」。

所以今年五月,心關係的第一次畫展「大山野果紅」,定位在先跟花蓮在地藝術家交流、對話的位置,讓藝術家聚集、討論、蒐集意見後,雅玲姐就去忙別的事情了。

我在猜,雅玲姐不是不想做,她是不確定這麼做到底對不對?是她個人的意念在主導,還是花蓮真的需要這樣的藝文空間?她需要暫時離開這裡,去別的地方找答案。

答案,可能跟藝術本身的魅力有關。


從小在花蓮出生,12歲就開始揹著畫架跟老師到太魯閣寫生的善宏,一直到現在仍堅持創作,一直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心中的風景,從寫實到抽象,不只有他家人、姐姐善薇的支持與陪伴,更吸引了曉蕙、孟威、淑玫、雅玲(erin),一起來幫他辦展。

牟善宏的現代曼陀羅,是一群人一起生出來的。

參與這生產的過程,我覺得很不可思議!藝術是什麼?為什麼可以讓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牟善宏是誰?現代曼陀羅是什麼?抽象藝術是什麼?為什麼連草稿也可以拿出來展覽?…

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浮在腦海,我找不到答案,只好一天到晚寫信、打電話煩參與這次佈展的人們,可是大家都跟我說,只有真正看過善宏畫作、對藝術產生共鳴的人才知道答案,我在猜,觀看者是不是最接近答案的人。

我想,每個來看畫的人都是老師,拜託大家有空就晃過來看看啦~教教我這個一點都不懂藝術,還在藝文團體裡工作的笨蛋吧!

沒有留言: